【观刈麦白居易出处】一、
《观刈麦》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收录于其诗集之中。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酷暑中割麦的艰辛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平实自然,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观刈麦》正是他这一创作风格的典型代表。
该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研究意义,为后人了解唐代农村生活和农民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观刈麦 |
作者 | 白居易 |
出处 | 《白氏长庆集》或《白居易诗集》 |
创作时期 | 唐代(具体年代不详,约公元800年前后) |
体裁 | 古体诗(五言叙事诗) |
主题思想 | 描写农民劳作的辛苦,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同情 |
语言风格 | 平实自然,贴近生活 |
艺术特色 |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动人 |
历史价值 | 反映唐代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状况 |
三、结语
《观刈麦》作为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也为后世研究唐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以及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