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借问的借问是什么意思】“路人借问”出自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如下: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在这首诗中,“路人借问”的意思是:路过的行人向小孩打听问题。这里的“借问”是一个常见的古汉语表达,意为“请问”、“询问”。
“路人借问”是诗句中的一个短语,其中“借问”是古代文言中表示“请教”或“询问”的用法。在诗中,它指的是过路的人向正在钓鱼的小孩提问,而小孩因为害怕惊动鱼儿,只是挥手示意,没有回答。
“借问”一词在古文中常用于礼貌地向他人提问,带有谦逊和尊重的意味。它不同于现代口语中的“问”,更强调一种委婉、礼貌的交流方式。
表格说明: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特点 | 现代对应 |
路人 | 过路的人 | 《小儿垂钓》 | 指代不特定的行人 | “路人” |
借问 | 请教、询问 | 《小儿垂钓》 | 古文常用,礼貌性提问 | “请问”、“问” |
全句 | 路人借问 | 《小儿垂钓》 | 描写孩子专注钓鱼,不回应路人 | 无直接现代说法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路人借问”的“借问”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借用提问”,而是古代文言中的一种礼貌用语,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与客气。这种语言风格在古诗词中非常常见,也体现了古人说话的含蓄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