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暮景是什么意思】“桑榆暮景”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到晚年、年老体衰的状态。它出自古诗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人生感慨。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桑榆 | 指太阳落山时的余晖,也比喻晚年或人生的后期阶段。 |
暮景 | “暮”指傍晚,“景”指景色,合起来表示黄昏时分的景象,引申为人生的晚年。 |
因此,“桑榆暮景”整体意思是:人生的晚年时光,象征着岁月流逝、年华老去。
二、出处与用法
“桑榆暮景”最早见于古代诗词,常用来表达对人生晚年的感慨与思考。例如: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可以有光彩和希望。
在现代语境中,“桑榆暮景”多用于文学作品、文章或演讲中,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有时也带有一丝无奈或哀愁的情绪。
三、文化内涵
1. 人生哲理:提醒人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2. 情感寄托:表达对年迈亲人的关怀与理解。
3. 文学意象:作为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增添作品的意境与深度。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指人生的晚年时光,象征年老体衰或岁月流逝。 |
出处 | 多见于古典诗词,如刘禹锡的诗句。 |
用法 | 常用于文学、文章或演讲中,表达对晚年生活的感慨。 |
文化意义 | 寓意人生短暂,鼓励珍惜当下,也体现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怀。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桑榆暮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