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竹难书的意思】“磬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罪行极其严重,多到即使把所有的竹简都用尽也无法写完。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司马迁传》,原意是说,如果一个人犯了滔天大罪,就是用尽所有的竹简也难以全部记载下来。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中,多用于描述某些行为或事件的恶劣程度极高,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或危害性。虽然“磬竹难书”在文学和历史语境中较为常见,但在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因此显得较为正式和书面化。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磬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处 | 《汉书·司马迁传》 |
原意 | 形容罪行极重,竹简无法写尽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行为恶劣、影响深远 |
近义词 | 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注意:实际应为“罄竹难书”,但“磬竹难书”是误写) |
反义词 | 无足轻重、微不足道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文学作品、历史评论等 |
注意事项 | “磬竹难书”实为“罄竹难书”的误写,建议使用正确版本 |
注:在实际使用中,“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罄”意为用尽,“竹”指竹简,合起来表示罪行之多,连竹简都写不完。因此,建议在正式写作中使用“罄竹难书”,以避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