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是什么意思】“不痛不痒”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种行为、言论或现象对人或事的影响非常轻微,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触动或改变。它常用于批评某些事情处理得不够彻底,或者表达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
“不痛不痒”原意是指身体上的疼痛感不明显,后来引申为对问题或事件的反应过于轻描淡写,没有触及核心,也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一些表面功夫、形式主义或缺乏深度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不痛不痒”来形容某些措施、批评或建议缺乏力度,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例如,对一个严重的问题只做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调整,就可能被说成是“不痛不痒”。
表格展示:
词语 | 不痛不痒 |
拼音 | bù tòng bù yǎng |
含义 | 形容影响轻微,没有实质性触动或改变 |
原意 | 身体上感觉不到疼痛或痒 |
引申义 | 对问题反应平淡,处理方式不够有力 |
使用场景 | 批评措施无效、态度冷漠、处理方式不深入 |
近义词 | 无关痛痒、浮于表面、蜻蜓点水 |
反义词 | 切中要害、深入骨髓、痛下决心 |
例句 | 他只是说了几句场面话,真是不痛不痒。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痛不痒”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