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之不以其道的原文译文欣赏】“策之不以其道”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思想之一,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不被善用的深刻感慨。本文将从原文、译文、赏析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内容。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 译文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驱赶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发挥全部的才能,听它叫却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
二、文章背景与赏析
《马说》是韩愈借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文中“策之不以其道”一句,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误解和使用不当的问题。
- “策之不以其道”:这里的“策”指的是驾驭、驱使;“道”是指方法、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用人或对待人才时没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就会导致人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 “食之不能尽其材”:意思是只给予基本的养料,却不能让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即使人才发出声音(表达意愿),也无法被人理解。
这三句话层层递进,揭示了人才被忽视、被误用的现象,也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三、总结
“策之不以其道”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更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在对待人才、资源或事物时,必须遵循合理的规则和方法,否则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错失良机。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韩愈《马说》 |
含义 | 对人才使用不当的批评 |
背景 |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 |
意义 | 强调“因材施用”的重要性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尊重规律、合理利用资源 |
四、结语
“策之不以其道”虽简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古代士人的呐喊,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识别人才、如何善用人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