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舐犊出处于哪里】“老牛舐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深切关爱与呵护。这个成语不仅富有感情色彩,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老牛舐犊”究竟出自何处?它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成语出处
“老牛舐犊”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段记载:
> “夫贤者之为人也,其心如水,其行如风,不为利动,不为名牵。若夫老牛舐犊,虽愚而爱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贤人的心像水一样清澈,行为像风一样自由,不会因为利益而动摇,也不会因为名声而改变。至于老牛舔舐小牛,虽然它很愚笨,但对子女却充满爱意。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该成语可能更早出现在《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其中提到:
> “昔周公居摄,辅成王而制礼作乐;今太傅(司马懿)辅少主,亦犹周公之功也。然老牛舐犊,情所不能已。”
此句中的“老牛舐犊”也是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老牛舐犊 |
拼音 | lǎo niú shì dú |
释义 | 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切关爱和呵护。 |
出处 | 《后汉书》《三国志》等古籍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父母对孩子的亲情,也可引申为对某物或某人的深情厚爱。 |
近义词 | 父慈子孝、舐犊情深 |
反义词 | 六亲不认、冷酷无情 |
三、使用场景
“老牛舐犊”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影视作品或日常表达中,强调一种自然流露的亲情。例如:
- 在描写家庭关系时:“他虽然事业有成,但始终不忘老牛舐犊之情。”
- 在评论人物性格时:“这位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简直到了老牛舐犊的地步。”
四、文化意义
“老牛舐犊”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亲情、注重家庭伦理的价值观。在古代,这种情感往往被看作是人性中最真实、最柔软的部分,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对象。
五、总结
“老牛舐犊”源自古代典籍,最初用于描述父母对子女的爱,后逐渐演变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的传统价值观。
项目 | 内容 |
成语来源 | 《后汉书》《三国志》等 |
基本含义 | 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 |
文化背景 | 中华民族重视亲情、家庭伦理 |
现代用法 | 描述亲情、情感深厚 |
表达方式 | 多用于文学、口语表达 |
通过了解“老牛舐犊”的出处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底蕴,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