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怎么读寇汉字介绍】“寇”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 kòu。它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表示“敌对势力的侵扰”或“强盗”的意思。下面我们将从字形、读音、含义、用法等方面对“寇”字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总结。
一、基本介绍
“寇”字属于左右结构,左边是“宀”,表示房屋;右边是“攵”,即“又”的变形,表示动作。整体来看,“寇”字原意是指“入侵者进入屋内”,引申为“敌人、外敌、盗贼”。
二、读音与拼音
- 拼音:kòu
- 声调:第四声(去声)
- 注音符号:ㄎㄡˋ
- 英文翻译:enemy, invader, bandit
三、字义解析
字义 | 解释 |
敌人 | 指来自外部的侵略者或敌对势力。例如:“外寇”、“敌寇”。 |
盗贼 | 指抢劫、偷窃的人。如:“盗寇”、“匪寇”。 |
入侵 | 表示外敌入侵的行为。如:“寇边”、“寇境”。 |
四、常见词语搭配
词语 | 含义 | 例句 |
外寇 | 指国外的侵略者 | 面对外寇的威胁,国家加强了国防建设。 |
敌寇 | 敌人 | 将士们英勇抗击敌寇,保卫家园。 |
寇边 | 入侵边境 | 历史上多次发生寇边事件,造成重大损失。 |
寇乱 | 战乱、动荡 | 寇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
五、书写与笔顺
“寇”字共有 10画,具体笔顺如下:
1. 宀(横、点、横折钩)
2. 又(横折、竖弯钩)
3. 攵(撇、捺)
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的平衡,右边部分略向右上方倾斜。
六、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
“寇”字在古代常用于描述战乱和外来侵略,具有强烈的军事和历史色彩。在诗词、史书、小说中频繁出现,如《左传》《史记》等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七、总结
“寇”是一个常用汉字,读音为 kòu,主要表示“敌人、外敌、盗贼”等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虽不常见,但在文学、历史、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了解其字形、读音、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词汇。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寇 |
拼音 | kòu |
声调 | 第四声 |
结构 | 左右结构 |
笔画 | 10画 |
基本含义 | 敌人、外敌、盗贼 |
常见词语 | 外寇、敌寇、寇边、寇乱 |
文化意义 | 历史、军事、文学中常见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寇”字的相关知识,提升对汉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