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赋菊古诗】《不第后赋菊》是唐代黄巢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未明确标注为“古诗”,但因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被归入古典诗词之列。此诗以菊花为喻,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落第后的愤懑与不屈精神,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思想深度。
一、诗歌
《不第后赋菊》全文如下: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在深秋时节傲然绽放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我花”指菊花,象征着诗人自己;“百花杀”则暗示其他花卉在秋风中凋零,突出菊花的独特与坚强。“冲天香阵”与“黄金甲”则进一步强化了菊花的威武气势,寓意诗人虽落第,但志向不减,胸怀大志。
二、内容分析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不第后赋菊 |
作者 | 黄巢(唐)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科举落第后,借菊花抒发心中不平与志向 |
主题 | 借物言志,表达不屈精神与远大抱负 |
意象 | 菊花、秋风、百花凋零、黄金甲 |
艺术手法 | 比喻、象征、夸张 |
诗句解析 | “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盛开时,其他花已凋谢,象征诗人独树一帜; “冲天香阵透长安”:香气弥漫京城,象征影响力; “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如铠甲覆盖全城,象征力量与胜利。 |
思想内涵 | 表达诗人虽落第仍不放弃理想,充满豪情壮志 |
三、结语
《不第后赋菊》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思想感情。黄巢以菊花自喻,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命运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至今仍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