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廪倾囷是什么意思】“倒廪倾囷”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粮食极度匮乏、资源枯竭的状态。其中,“廪”指粮仓,“囷”也是储粮的仓库,所以“倒廪倾囷”字面意思是把粮仓和粮囤里的粮食全部倒空,比喻物资耗尽,无法继续维持生活。
一、
“倒廪倾囷”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描述战乱、灾荒或经济崩溃时期,百姓生活困苦、粮食短缺的状况。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在文学作品中仍有一定的表现力,能够形象地表达资源匮乏、生存艰难的情境。
该成语强调的是“资源耗尽”的状态,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通常用于描写社会动荡或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倒廪倾囷 |
拼音 | dào lǐn qīng qūn |
出处 | 古代文献(如《后汉书》等) |
释义 | 形容粮食极度匮乏,资源枯竭,生活艰难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物资耗尽、生存困难 |
近义词 | 饥寒交迫、民不聊生、食不果腹 |
反义词 | 丰衣足食、富足安康、安居乐业 |
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历史叙述、社会评论等 |
现代使用频率 | 较低,多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 |
三、补充说明
虽然“倒廪倾囷”在现代日常交流中并不常见,但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关注。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资源管理的重视,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脆弱关系。在今天,这一成语可以作为反思资源分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一个文化符号。
通过了解“倒廪倾囷”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面对困境时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