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中国买了多少架】近年来,随着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关于苏霍伊系列战斗机的采购情况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苏-35”作为一款性能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曾一度引发广泛讨论。那么,中国到底购买了多少架苏-35战斗机?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苏-35的基本介绍
苏-35(Su-35)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一款四代半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属于苏-27系列的改进型号。它具备更强的机动性、雷达系统和电子战能力,是俄罗斯空军的重要装备之一。在国际市场上,苏-35曾被多个国家考虑采购,包括中国、印度等。
二、中国采购苏-35的背景与过程
2015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一项重要的军机采购协议,其中包括24架苏-35战斗机。这一订单被视为中国空军提升空中作战能力的重要举措。这批战机主要用于替换部分老旧的歼-11A和歼-11B机型,并增强中国空军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防空能力。
据公开报道,首批苏-35于2016年底开始交付,至2018年全部完成交付。此后,中国空军逐步将其部署到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用于执行多种任务,包括空中巡逻、对地攻击和战术支援等。
三、苏-35在中国空军中的角色
尽管苏-35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中国空军在引进后并未大规模订购,主要原因是:
- 国产战机发展迅速:随着歼-16、歼-20等新型战机的服役,苏-35逐渐不再是主力。
- 战略调整:中国更倾向于自主研发和采购符合自身需求的战机。
- 维护与兼容问题:俄制战机与中国的后勤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长期使用效率。
因此,苏-35在中国空军中更多扮演的是“过渡型”角色,而非长期主力机型。
四、总结与数据一览
项目 | 内容 |
机型 | 苏-35(Su-35) |
国家 | 中国 |
采购时间 | 2015年 |
采购数量 | 24架 |
首次交付时间 | 2016年底 |
全部交付时间 | 2018年 |
主要部署地区 | 东部战区、南部战区 |
战斗机定位 | 过渡型多用途战斗机 |
后续发展 | 逐步被歼-16、歼-20替代 |
五、结语
总体来看,中国采购苏-35的数量为24架,这是中俄军事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然而,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不断进步,未来苏-35在中国空军中的作用将逐渐减弱。对于公众而言,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空军的发展路径和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