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济于事的意思】“无济于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行为或措施在面对问题时没有实际帮助,无法解决问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行动与结果之间的无效性。
一、
“无济于事”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对事情没有帮助,起不到任何作用。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形容某人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未能改变现状,或者采取的措施对解决当前的问题毫无效果。
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色彩,用来批评那些无效的努力或不切实际的做法。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正面情境中误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无济于事 |
拼音 | wú jì yú shì |
注音 | ㄨˊ ㄐㄧˋ ㄩˊ ㄕㄧˋ |
出处 | 《左传·宣公四年》 |
含义 | 对事情没有帮助,不能解决问题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 |
近义词 | 无补于事、徒劳无功、毫无用处 |
反义词 | 有效、有用、有所帮助 |
例句 | 尽管他努力尝试,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
使用场合 | 批评无效的努力或措施 |
三、使用建议
- 在正式写作中,可以使用“无济于事”来表达对某种行为或政策的否定态度。
- 避免在积极语境中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 注意搭配得当,如“做某事无济于事”或“某方法无济于事”。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无济于事”是一个具有明确含义和使用范围的成语,了解其准确意思有助于更精准地运用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