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瓶落膊紫薄汗】一、
“胡瓶落膊紫薄汗”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之一,是一句富有画面感和历史韵味的诗句。从字面来看,“胡瓶”指的是西域传来的陶制酒器,“落膊”意为肩部或臂部的动作,“紫薄汗”则描绘了战马奔跑时汗水的颜色,带有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意境。
此句不仅展现了唐代对外交流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当时军事与文化的交融。通过这一诗句,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社会对异域文化的接受与融合,以及诗人对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的独特感受。
二、关键词解析与背景信息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胡瓶 | 西域传入的陶制酒器,常用于盛酒 | 唐代对外交流频繁,胡瓶成为文化象征 |
落膊 | 指手臂或肩膀的动作,可能指骑士挥动武器或拉弓 | 描写战斗场景中的动作细节 |
紫薄汗 | 战马奔跑时汗水呈现紫色,形容战马强壮且激烈奔跑 | 可能是诗人想象或夸张手法 |
李贺 | 唐代著名诗人,以奇崛风格著称 | 《马诗二十三首》描写战马与边塞生活 |
三、诗句赏析与文化意义
“胡瓶落膊紫薄汗”一句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
- 胡瓶:象征着唐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体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 落膊:可能是战士在战场上的动作描写,增强了诗句的动感和画面感。
- 紫薄汗:用颜色来表现战马的神骏与战斗的激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整体而言,这句诗不仅是对战马形象的刻画,更暗含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中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四、结语
“胡瓶落膊紫薄汗”作为一首唐诗中的经典句子,既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体。通过解读这句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