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次石湖书扇韵古诗赏析,次石湖书扇韵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隔浮萍绿有痕。
2、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3、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4、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
5、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6、淳熙十四年(1187)年夏,曾去拜访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7、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8、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9、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10、————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11、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藉花飘香。
12、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13、)————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14、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15、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16、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17、“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18、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19、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20、“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21、(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22、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
23、“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24、)分析答题思路:首先拿到一首诗歌应该先看它的题目和注释题目和注释对于我们弄清是个主旨又很大帮助这个题目没有给我门太多信息,而注释告诉我们,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即使我们对范成大一无所知,也应该可以看出他早年做官晚年归家,自然会让我们想到另外一个人,也就是与之相似的陶渊明,那我们答题时只要能朝这个方向答就好办了;而作者也终生不仕,他专程来拜访范成大应该是赞同她的生活方式的,否则就不会为他写下这首小诗。
25、其次我们要通读全诗,了解作者的情感第一步,读全诗抓意象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这些意象的组合必然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又会带给人一种感觉,也就是诗歌通过意象所营造的意境。
26、第二步,通过意象抓意境这些意象的组合与马志远的《天净沙· 秋思》相接近,但却与马曲所营造的凄苦悲凉大不相同,这些意象的组合让人感觉快乐祥和轻松愉悦,再加上这是访友之作,应该是比较快乐的,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范成大隐居生活的赞同和羡慕。
27、第三步,通过意境推测作者情感既然石湖在作者眼中如此的幽静美丽,那么作者的情感也就容易看出来了,自然是他对这种隐居生活的赞同,赞美石湖也就是赞美石湖主人了,石湖雅致自然也就是主人清雅了。
28、而且里面既然提到了藕花,那自然就涉及到藕花的品格了,即莲的清高,隐逸的情致了。
29、那我们答题时,时刻注意紧扣主旨就可以了。
30、译文:小桥下幽幽江水穿过江南小村,水面之上倒影叠叠、浮萍片片。
31、隐居在石湖别人很难打扰,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却处处洞开。
32、前两句用简单的笔触,为读者勾画出了江南水乡的特有景色,小桥、流水、乡村和着江南楼阁、绿水浮萍浑然一体,如一幅水墨画。
33、后两句引出隐居在石湖的爱国诗人范成大,隐居一隅,山水相伴,表明了作者对范成大志向的理解和支持。
34、【 鉴赏】这二十八字。
35、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36、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37、“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38、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
39、这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40、“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41、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
42、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
43、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44、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
45、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
46、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47、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
48、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沈醉于自然美景中。
49、“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50、赏析:首先这首诗意境优美。
51、姜夔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精通音律。
52、主要成就在词曲的创作上。
53、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
54、其词内容丰富,有咏叹时事,感念旧游,描写旅况,眷怀恋人,咏物寄情等,特点是辞句精炼,风格不庸俗。
55、如〔扬州慢〕“淮左名都”、〔探春慢〕“衰草愁烟”、〔长亭怨慢〕“渐吹尽 ”以及传世名作〔暗香〕、〔疏影〕两首咏梅词。
56、姜词风神潇洒,格调高旷,素淡幽远,简洁醇雅,以清冷刚健的笔力开创了风雅词派,即格律派 ,对南宋后期词坛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响。
57、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58、全诗二十八个字。
59、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构成一幅清幽恬静的图卷,传递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60、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61、“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62、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
63、这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64、“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65、 第二,这首诗情味悠远。
66、先了解一下姜夔所拜访的范成大。
67、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68、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
69、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
70、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
71、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
72、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
73、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74、“家在石湖人不到”,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离尘嚣,实是对范品格的称颂。
75、范成大居庙堂之高,为恢复中原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遭御史挟私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处江湖之远,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素衣再染风尘,“心远地自偏”,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
76、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77、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
78、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沈醉于自然美景中。
79、诗人把对朋友的敬仰之情融入细致的景物描绘之中,景中有人,景中含情,特别是“藕花多处别开门”读来回味悠长。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