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金山的成语解释】“水漫金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或者局势严重到难以挽回。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解释
“水漫金山”原意是指洪水淹没了金山,后来引申为事态发展到极点,无法收拾。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描述某种局面失控、问题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的情况。
该成语也常被用来比喻感情或事件的发展超出了预期,甚至带来了灾难性的结果。
二、总结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水漫金山 |
拼音 | shuǐ màn jīn shān |
出处 | 传统民间传说(与白蛇传相关) |
原意 | 洪水淹没金山,象征灾难或失控的局面 |
引申义 | 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局势严重 |
使用场景 | 描述局势失控、问题严重、后果严重等情境 |
例句 | 这次投资失败,已经水漫金山,再难挽回了。 |
同义词 | 大势已去、不可收拾、江河日下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控制局势 |
三、背景故事简介
“水漫金山”最早来源于《白蛇传》的故事。传说中,白娘子因法力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她的儿子许士林长大后,为了救母,发动百姓挖山,最终导致洪水泛滥,金山被淹。这一情节被后人引申为“水漫金山”,象征着力量失控、后果严重。
四、使用建议
- 在写作或口语中,可用于形容局势失控、问题严重。
- 避免在正式场合过度使用,以免显得不够严谨。
- 结合上下文使用,确保表达准确。
通过了解“水漫金山”的含义与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中的运用,并在实际交流中灵活使用,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