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的意思】“天经地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道理或行为是极其合理、不容置疑的。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自然规律和道德规范的高度认同,强调某些事物具有不可动摇的正当性与必然性。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天经地义 |
拼音 | tiān jīng dì yì |
出处 |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后演化为“天经地义”。 |
含义 | 指合乎自然法则和道德规范的道理,是理所当然、不可动摇的。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某种行为、制度或观点具有高度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
近义词 | 理所当然、顺理成章、无可厚非 |
反义词 | 师出无名、荒谬绝伦、不合情理 |
二、成语详解
“天经地义”中的“天经”指的是天地间的常规法则,“地义”则是指大地所承载的道义。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其固定的秩序和规则,这些规则是自然形成的,不应被随意改变。因此,“天经地义”不仅是一种哲学观念,也是一种道德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天经地义”常用来表达对某些社会现象、伦理观念或法律制度的认同。例如,在讨论家庭责任、社会公平、国家义务等问题时,人们可能会说:“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家庭伦理 |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责任,不应该被忽视。” |
社会责任 | “帮助他人是天经地义的行为,每个人都应尽一份力。” |
法律制度 | “依法治国是天经地义的治理方式,不容挑战。” |
道德评判 | “诚信待人是天经地义的做人准则。” |
四、注意事项
1. 适用范围:虽然“天经地义”表示理所当然,但在不同文化或时代背景下,其具体含义可能有所变化。
2. 语气强度: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肯定语气,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避免显得过于绝对。
3. 避免滥用:不宜将“天经地义”用于不合理或不公正的情境,以免造成误导。
五、结语
“天经地义”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道德理念之一,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的尊重。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判断。